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的研究报告显示,当前百货店聚客能力落后于其他渠道,经营收入持续下降,市场份额逐年减少,经营日益困难,发展陷入困境,部分地区关店频频;到底是什么影响了传统百货企业的发展,笔者从百货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着手,对此做了分析,并给出初步的调整建议。
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百货零售企业正面临以下五大挑战:
挑战一:在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下,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下滑,传统零售业增长放缓,消费需求疲软。
挑战二:中国零售企业正普遍遭遇十余年前的土地租约到期,续约租金成本大幅上涨,导致整体盈利险难。
挑战三:网络购物更是在过去10年实现近500倍的高速增长,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了消费者购物习惯,另一方面形成对传统实体零售的巨大冲击。
挑战四:消费者对消费体验、互动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百货企业普遍由于硬件受限、软件提升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客户的多样要求。
挑战五:近年来商业地产和零售业的无序发展和扩张,也使得部分地区零售业呈现供给过剩现象。
其次传统百货企业的内部因素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从内部来看,传统百货商场自身的硬件设施如有限的经营面积和不甚理想的购物环境,以及以扣点联营商品代销为主的经营模式,导致商品经营能力缺乏等内部因素影响,在客观上也制约了传统百货业的进一步发展。
?
? ? ? ? 在此情境下,百货企业未来将如何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提升竞争能力,实现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百货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相应的调整:
应对举措一:百货商场类购物中心化
购物中心以其丰富的业态配比和良好的购物环境正逐步成为消费者的首选消费场所。而业态相对单一的传统百货可以通过商场扩容改造、引入时尚品牌旗舰店、儿童业态、增加商场体验性元素来营造一种类似于购物中心的消费体验。
应对举措二:提升商品经营能力开展自营业务
国外知名百货的经验表明,成熟的自营业务往往能够为百货企业提供较为丰厚的利润,因此国内百货公司可以加大自营业务方面的投入。
应对举措三:提升自有物业比重
全国主要城市的优质商铺租金在过去十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0%,租金呈逐年上涨态势。为控制不断上升的租金成本,百货企业可以通过开发或项目收购等形式加大自有物业比重。
应对举措四: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开展营销和客户服务活动;
百货企业开展网上平台的建设,通过线上购物平台的搭建,满足消费者网上浏览、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一揽子”购买行为,将消费者锁定在无缝的销售闭环内。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新应用和手段如通过APP、智能硬件、智能穿戴等连接客户,利用社交媒体开展营销和客户服务。
?
?